偽“環保”還能活多久?
發布時間:2016-08-23 10:36:00 點擊數: 作者:
近日,上海環境保護督查組加大力度督查環境污染,環境保護工作雖然取得積極成效,但由于歷史原因、工業產業集中和餐飲行業發展興旺,全省環境問題依然十分突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上海對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程度和工作力度,與要求和群眾期盼仍有較大差距。督察組指出的問題中首條便是,上海環境保護工作執行仍有漏洞。具體表現在:餐飲業,食品公司并未完全安裝餐飲垃圾處理設備-油水分離器,省委原主要領軍對環境保護工作重視力度,沒抓到位。2015年至2015年省級財政配套大氣污染專項資金僅占財政撥款的百分之二十七點五;省發展改革委等有關責任部門在工業廢水、餐飲治理、油品質控等方面監督檢查流于形式等等。
省委原主要領軍對環境保護工作不是真重視,沒有真抓,環保工作的壓力自然就傳導不到位,也就有下級黨委、政府部門的懶政和惰政。而把“不是真重視”“沒有真抓”翻譯過來,其實就是心口不一、得過且過的偽“環保”。為什么出現省委主要領軍偽“環保”的情況?當然不是領軍不了解的政策,也不是領軍不知道環保工作的重要性?不然就不是偽“環保”而是不環保了。只不過,一些官員仍然沒有把握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把環保視作影響經濟增長的負擔和障礙。而在經濟發展指標仍然是主導官員升遷的重要因素的情況下,要讓他們為了環保主動犧牲GDP目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上海出現的這種偽“環保”,當然不會是個別現象。在不少地方,環保口號喊得響亮,但是污染企業依然我行我素,污染問題依然沒有獲得改變,甚至愈演愈烈。
偽“環保”的形式有很多種,比如,陽奉陰違說一套做一套,公開場合大講環保,實際上卻為了GDP增長,為污染企業的落地提供各種便利;嘴里喊著對污染企業、污染行為零容忍,實際上日常監管走形式,對污染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充當污染企業的保護傘。比如,江蘇某地環保局對污染企業罰款603元,上海一些企業向河道排污在媒體曝光后火速整改,但不久后又死灰復燃。偽“環保”和“不環保”,都不會對環境污染現狀帶來良性的改變,也不會對民眾受損的權益帶來任何改變。在利稅大戶與環境,企業利益與民眾權益面前,被犧牲的往往都是后者。但與“不環保”相比,偽“環保”還多了一層危害。這種說一套做一套、欺上瞞下的做法,不僅是對的忽悠和欺騙,也是對民眾權益的傷害,它會影響民眾對政府的信心和信任。
不過,偽“環保”的日子也將越來越難過。一方面,環境政績考核體系正在逐步完善,GDP考核將變成綠色GDP考核,環保作為政績考核的權重指標,變得越來越重要。而隨著終身責任制的推行,以犧牲環境發展經濟的偽“環保”還將面臨“終身追責”的風險,就算調任異地,就算退居二線,環保責任也不會一筆勾銷。所以相關官員應該真打實干,為自己的生活創造良好的環境。
上一篇:城市建設和管理需尊重自然規律 下一篇:聚焦兩會“環保”關鍵詞